注册 登录
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返回首页

domnic的个人空间 https://bbs.bioguider.com/?5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抗病毒类药物的生物学特性探讨

已有 962 次阅读2006-8-18 22:17

天然构型药源性工程生物

---------抗病毒类药物的生物学特性探讨

人类自进化到富有创造力的那个阶段起,在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表现一直是中庸的,是因危机的存在而产生挣扎。在生物界,人类并非是最顽强和最进取的。

人类要保守和完善生命,同时,还须对抗疾病,尤其是来自其它物种病毒的侵害。但是,时至今日,人类在种种病毒面前仍显得惊慌失措。面对现状,人类是否应反省,该做些什么。

王正华先生便是在如此感慨的触发下,展开了针对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妇科类疾病、肝胆类疾病、结核病、人类未知名病毒的感染、内分泌紊乱及生物抗生素等新药的研究。

现在,就王正华先生研发的抗病毒类药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初步成果,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        生物大分子构想

1、            当生物学家将生物体支解成序列或片段进行分析、研究,想从中发现能够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物的时候,生物整体的宏观构象及功能已经在幼稚的想象中被歪曲、被破坏;

2、            数千亿个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的功能细胞在循环或非循环中,不断的衰退增值替代,进而演化变性被调控或失控;

3、            随着病毒,类病毒或致病菌在生物体内不间断的进出和游离,生物体内各功能细胞常存在功能反应时间差和更替间隙,我们称其为:细胞功能意识错觉;

4、            外力可以对一部分细胞功能施加些许影响,但是,难以调整信号发生机制和改变细胞置换的自然法则(小分子化合物又能调整或改变什么呢);

5、            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丰富和功能最多的生物大分子,几乎全部生命过程及所有细胞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式如酶、抗原与抗体、多肽激素及受体,各种转运蛋白、收缩蛋白以及细胞骨架和结构蛋白等等,它们几乎在所有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

6、            当我们开始明白生物机能或性能本来就可以从自身得到调整和恢复的时候,在历经十余年的摸索后,我们便大胆地讲求同源性生物大分子的构建、存在的参与性和融合性。

 

二、        生物的参与性与融合性

1、            存在早于存在理论;

2、            从生物的宏观角度来讲,人类摄取食物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部分需要,而就微观机体而言,改变所吸收物质的部分物理和化学结构及性状,以满足各种功能细胞的存在和作用的需要;

3、            不同的物种间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同源性;

4、            我们发现了存在于自然界中昆虫 - 蝇幼虫,其生命周期有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并可以人为地控制利用,同时,其基因与人类共性基因有着约百分之九十七的同源性;

5、            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揭示:蝇、鼠与人同属真核生物,是由共同的远祖细胞进化而来的,它们高度保守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家族属于进化同系物(异种同源),具有相同的功能活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这类蛋白质家族可在细胞水平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跨越不同物种,三维结构域蛋白质“信息通道”保守进化、异种共享,属生物信息学研究范畴)进而引起极端复杂的细胞生物效应,使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证明采用蝇幼虫构建人类的药源性“工程生物”新品系具有科学依据;

6、            结合这些自然和已证实的发现,我们进行了大量超越常规的试验和研究,且历时十数年长期地操控和干预该物种的生物机能和性能,构建成药源性“工程生物”表达物质 -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系统;

7、            人类要解决诸如癌症、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难题,面临的是巨大的科学障碍,而取得突破的优先条件应当是寻求利用生物机体自身极端复杂的生物机能,超越常规地创新生物技术,使生物机体超越原有自然条件的生存与生理极限,最终能够充分表达具有预期性状的天然构型和可以根据需要大批量生产特定生物活性蛋白质(含未知三维空间结构)的能力;

8、            可以想象,根据人类存在的需要,任意设计和制造针对能影响人类生存、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使命和责任。

 

三、        比较学观念

1、            自从世界上正式发现第一个抗病毒药物以来,无一例外地在毒副作用与有效抑制病毒孰重孰轻的问题上发生激烈的选择性争论,包括中医药学领域;

2、            从生物参与性和融合性的观点看,细胞功能性的正确识别、有效吸收或生理排斥、配体阻断与靶向受体开放、中枢神经抑制或激活等,不外乎是在阐明生物参与性和融合性的存在与否,就生物存在本身而言,遗传信息的特异性改变或生物定向进化方式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物体本质固有的规律;

3、            自从人类开始进行生物大分子课题的研究,并建立蛋白质组学及功能蛋白质的学说起,一直在进行生物参与性、融合性及宏观机体调理论的摸索和探讨。

4、            当生物间发生功能性参与及融合时,有效剂量或浓度的反应曲线将呈饱和性显示,副作用和毒性将无生物负反应。

 

四、        特异性识别和作用

1、            从我们研究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体外筛选结果分析,可参与性及融合性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和生物多重效应机制,是目前治疗诸如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及类别性免疫丧失等病症的最佳途径;

2、            目前,已上市的各类抗病毒性治疗药物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和对被感染与未被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均不明显,而且,也只能阻断病毒复制和感染的部分可恢复链,因此,在很大可能性和程度上激活了病毒的抗、耐药和进化机制,并给病毒自身的完善和变异提供了机会;

3、            初步结论:根据工程生物功能蛋白质本身具备的生物参与性、融合性和靶细胞特异性识别等多重生物效应机制,在短期内可有效抑制和阻断病毒逆转录和整合功能酶链形成,同时,反逆转录,并使其它各阶段的作用酶处于低水平修饰状态或失活状态,终止病毒的进一步感染和复制,而在重新构建的细胞免疫体系的作用下,经分段调理,可以使受损细胞得以修复或被新的功能细胞顺利更替,八周内可以让免疫系统恢复至正常的功能状态;

4、            我们发明的抗艾滋病毒和抗乙型肝炎病毒新品系的特异性识别和多重作用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创造的动机。

 

五、        生命形态和补充学说

1、            人体细胞在原始状态下常呈不饱和性及功能意识错觉表现,若正常行使其功能,则必须满足内部相应的功能构造和细胞之间必然的联系,已存在的进化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其变异性和跳跃性进化;

2、            生物间是存在生物性信息沟通和相互进化促进的,我们还不能武断地划分进化的层次,当然,也就不能从治疗疾病的单纯角度把并非同一层次的异构想象纳于现代医学或当代医学的范畴,而强加于我们尚未完全了解(更无从理解)的人体宇宙;

3、            客观地认识人类,无疑会采用客观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一种新的治疗和调理手段的发现或发明,说明人类对待自己更加理性和趋向自然;

4、            通过实践,我们想阐述一个概念:在人的机体里,富含着许多生命之源,同时,也时刻存在着生物信息和功能的休止符。

5、            让我们一起关爱生命,探求真理,共同发现未来。

 

 

 

二○○五年九月五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大地 2008-12-5 17:52
原理很重要,我们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更新立论,创立和完善新的病毒学说。
回复 大地 2008-12-15 17:00
世界对抗艾药、抗病毒药的研究似乎进入了十分难堪的境地,应不拘一格地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尝试,疫苗、药物(中的西的)、观念等等。
回复 大地 2008-12-15 17:00
多功能的蛋白质类药物,特别是未明机理的混合蛋白质药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后基因时代的产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药物的原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9-28 07:31 , Processed in 0.0152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